按揭就是贷款吗(按揭属于什么贷款方式)

按揭和分期付款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一个概念。

“按揭”具有房地产抵押及分期还款两层含义。它是指按揭人将物业的产权转让于按揭受益人(银行)作为还款保证,还款后,按揭受益人将物业的产权转让回给按揭人。具体地说,按揭贷款是指购房者以所购得的楼宇作为抵押品而从银行获得贷款,购房者按照按揭契约中规定的归还方式和期限分期付款给银行;银行按一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如果贷款人违约,银行有权收走房屋。

分期付款大多用在一些生产周期长、成本费用高的产品交易上。如成套设备、大型交通工具、重型机械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分期付款的做法是在进出口合同签订后,进口人先交付一小部分货款作为订金给出口人,其余大部分货款在产品部分或全部生产完毕装船付运后,或在货到安装、试车、投入以及质量保证期满时分期偿付。

按揭和分期付款主要有以下区别:

1、分期付款:根据每个开发商的要求而定。就北京而言一般分三部分:签约付30%,房子封顶付60%(有的开发商是时间要求,比如3个月内),房子入住付剩余10%。这种方式适合有钱但是不想一次付清的人。

2、按揭贷款:是指将房屋作为抵押物,抵押至银行,通过抵押像银行借钱给开发商,经审批,直接将款打到开发商帐户,如果在还款期间因为个人原因无法继续还贷的,银行有权拍卖你得房子

3、分期付款要求有钱,相当于一次付清,只是时间上的差别,没有利息;而按揭贷款你只需付总价的20%-30%即可,剩下的贷款,利息很高,对资金要求低。

按揭买房和贷款是一回事吗

什么是按揭买房

房屋按揭贷款就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所谓按揭是指按揭人将房产产权转让按揭,受益人作为还贷保证人在按揭人还清贷款后,受益人立即将所涉及的房屋产权转让按揭人,过程中按揭人享有使用权。

按揭买房和贷款是一回事吗?

按揭买房和贷款买房具有如下区别:

1、成本不同

主要是利率方面对于按揭贷款,按揭贷款又叫个人住房贷款,属于商业贷款。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利率都是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以前做买房按揭贷款利率还有折扣,由于现在政策紧,额度少,利率不降反升利率上浮。但是按揭的上浮低于抵押的上浮。

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抵押关系中,若债务人即抵押人,则只有两个法律关系主体即抵押权人和抵押人。而按揭关系中,最少应有三个法律关系主体,即按揭人(银行)、按揭人(买方)、第三人(原房屋所有人)。

3、先期条件不同

借款人要向银行申请房屋抵押贷款,是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抵押贷款用途可用以购房、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而按揭贷款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却只能用以购房。

按揭和贷款是一回事吗

按揭就是贷款的意思,也就是说先支付一部分的首期款,剩下的款项再向银行贷款,分期还给银行,但前提条件是按揭贷款申请人的条件需符合银行的要求。

拓展资料

按揭的起源

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本意属于英美平衡法体系中的一种法律关系,后于20世纪90年代从香港引入内地房地产市场,先由深圳建设银行在当地试行,之后逐渐在内地流行起来,因为在房地产领域频频出现并正式运用于文本,其含义逐渐演化成了“抵押贷款”,在国内已经被正式称为“个人购置商品房抵押贷款”。按揭买房是指按揭人将房产产权转让按揭受益人作为还款保证,按揭人在还清贷款后,受益人立即将所涉及的房屋产权转让按揭人,在此过程中,按揭人享有房产的使用权。

揭本义高举,有引申义借贷,将高举之物按下即可表示偿还借贷,故按揭为还贷,汉语亦可解释,不必求助音译。

关于按揭一词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来自气象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常见字词辨误》一书(作者张海峰)。在其书中第四页的文章《“按揭”何意?》中,作者认为“揭”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均有“抵押贷款”的意思,这在一些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长篇小说《长夜》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前几天人家债主逼得紧,我跑到姐家去,央着姐夫求爷告奶地又揭了十几块,拿回来把利钱还上。”姚雪垠在文中自注:“借高利贷叫做揭债、揭借,简称‘揭’。”姚雪垠是河南人,书中写的又是河南的事,看来这个词在中原一带已经流行很久了。至今,河南农村的老人中,仍对“借”和“揭”这两个字意义上的区别分得很清楚:“借”是“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而“揭”则是用不动产做抵押的有息定期贷款。